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新品介紹]3D Printed PCL(Polycaprolactone) Mesh/3D列印聚已內酯板

 

肉眼及電子顯微鏡下的PCL Mesh 

大家敲碗已久的新材料--PCL Mesh在台灣通過許可證了


這個東西林醫師在四年前左右第一次在韓國的會議上看到

各種大小的 PCL Mesh

後來每年都陸陸續續有看過

在去年的大邱Asian Rhinoplasty Live surgery Symposium(ARLS2019)

ARLS2019講者合照

以及韓國整外醫學會(KPRS2019)上有多位醫師提出來使用的經驗(也包括亦師亦友的鄭醫師JY Jeong)

KPRS2019開會前與長庚師兄弟一起拜訪鄭醫師


那時候就深覺韓國在植入材料上的投入以及勇於嘗試

比台灣先進很多


不光是有自己的假體廠牌

包括異體的材料商品化也是(像是異肋,異體真皮等)

(真心覺得哪天台灣也該要有自我研發這類醫材的公司>"<)


當下只覺得這個東西要是可以用

那應該可以取代大部分人工骨(Medpore) 在鼻子上的使用

畢竟Medpore是完全不會吸收

文獻上跟個人的經驗在鼻下1/3使用時會有較高的併發症機率

(個人是傾向避免使用, 所以後來才會發展SOCG, 請參考軟硬骨併用的鼻中膈)


終於~在2020年底的時候台灣通過了

相信陸續會有許多醫師分享使用的心得

在使用之前

還是要帶大家來好好了解一下什麼是PCL Mesh

這裡引用Aesthestic Plastic Surgery 2018由金醫師等人發表的文章

也是我在大邱聽過他本人演講的同一篇



3D列印聚已內酯板在植入物的分類上應該要被歸類在

可吸收的合成物」---(可參考我想隆鼻怎麼辦?)

但是他的可吸收跟其他人有什麼不同嗎?

那麼多可吸收的材料被用來做縫線~骨釘骨板~五爪拉皮勾~鈴鐺線等等

怎麼沒有人拿出來討論?

PDS/PDO可吸收線

可吸收骨板
可吸收骨釘
可吸收五爪、八爪勾

 
可吸收鈴鐺線



當然也是有的

上述的材料大多由聚乳酸PLA聚甘醇酸PGA所合成的聚合物

而比較常被拿來在鼻子使用的是PDS Plate(聚對二氧環己酮板)

2010~2015年左右一度很多人使用

可吸收PDS Plate

它解決了部分自體材料不足的問題

大約半年左右就吸收了

而最大的問題不再於半年吸收這件事

而是在於它的降解物有10~15%的人會有局部的發炎反應

有時未分解的碎片甚至會像青春痘一樣破出流膿

這對做鼻子的醫生來說很困擾

會不知道到底有沒有感染

所以漸漸地使用的人變少


反觀PCL它被人體分解的速度慢很多

一般來說要完全吸收要兩年以上

早期被用來製作緩慢釋放藥物的載體(像是皮下避孕藥)

近幾年來是用來做組織工程的骨架的熱門材料

分解時的降解物並不會引發局部的發炎反應

最終變成二氧化碳跟水被身體排除

組織切片顯示沒有發炎細胞浸潤


3D列印製造出來的細小孔洞讓養分能流通

組織有空間生長取代

有點像就地培養出新的自體材料的概念--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


不過同樣的

沒有完美的植入物

Medpore可能會遇到的感染,穿出

在完全吸收前它一樣有機會遇到

所以使用上還是得注意避免用在黏膜薄的地方

最好在壓力點上覆蓋自體軟骨

才能降低這類不理想的狀況發生喔

金醫師在論文中所使用的方法的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