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除了獲邀在美外與台顏的章節演講
還有應Dr. William Lao的邀請
在大師講座(Master Class)擔任Guest speaker
整理了有關3D影像技術在鼻整形這20年來應用的演進
也分享了在凡登多年來累積的經驗
簡單的說
3D影像的相關技術已經不只是用來術前的模擬溝通
包括術前的手術計畫、術中的手術引導、術後的追蹤紀錄與測量
![]() |
術前、模擬與最終結果 |
就像是相機慢慢取代手繪一樣
3D影像已經慢慢變成新一代的紀錄工具
價格也越來越親民
相信未來的普及是必然的
另外一場演講則是分享了關於鼻整形重修手術的經驗
由於現場不只有醫師
還有很多護理師、諮詢師
所以著重在觀念的教育而不是手術執行的層面
鼻整形要同時處理硬組織跟軟組織
還會受到其他五官、骨骼結構和軟組織皮膚罩的限制
一直都是所有手術裡面重修比例最高的項目
這不是醫學沒有在進步
或者醫生憨慢
而是累積了數十年的經驗以及材料科學的進步
即使已經比2.30年前改善了很多
但還是有一至兩成的機會需要重修
一切 的一切就在於 「 有一定比例的軟組織不可控制」
簡單的說
A跟B即使鼻子高度一樣,術中改變量也一樣
但長期結果還是會略有不同
有的人吸收的多,有的人留得多
有的人結構穩定,有的人崩塌彎曲偏斜
有的人疤痕鬆軟平整,有的人增生孿縮
醫師只能憑過去的經驗去預判
去選擇熟悉的材質
去針對可能會發生的問題做預防
這也是為什麼鼻整形醫師的經驗很重要
因為處理重修
最好的方法是預防
這大多仰賴術前的細節評估
以及術中精準控制
但即使這樣
還是會有不按預測的情況出現這就是人森
所以我那一場演講
最後的結論
就是希望各個醫師除了要持續學習避免重修的知識與技術
不要害怕面對重修
也要一起教育我們的病人
不是所有的重修或再次手術就是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不要急著上網公審手術的醫師
而是要教育我們的病人
萬一有不理想的結果出現
我們的醫師都是有能力處理
絕大部分的問題都可以很好的改善
這才是我們要教育大眾的正確觀念
(可參考 我們與惡的距離--千奇百怪的恢復期)
---後計---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是一個小眾的學會
因為入會的限制很多
需要在衛服部規定的醫學中心訓練滿六年
考試合格取得外科及整形外科專科執照之後
累積三年以上的臨床美容手術經驗
並在學會口頭報告(現已改成參加整外或美外相關會議十次以上)
經由兩位會員推薦
才能入會
雖然僅數百位會員
但一直是公認的標竿
尤其在近十年來更是受到其他優秀學會的刺激
展現出突破自我及追求改變
所以只要是學會的邀請
我都將之視為一種肯定與榮譽
並且盡量整理出新的東西
讓聽者能有些收穫
但今年一天講兩場確實還是頭一回
今年又是三十周年
外國講師的比例明顯增加
加上之前準備示範手術跟其他的報告
真的有一種時間不夠用
燃燒腦細胞的感覺
所以放空隔了一段時間才有力氣紀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