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關於示範手術的心得--我如果不當醫生,應該會去做菜(誤)

終於有空可以記錄一下 
關於前一陣子 
9/8示範手術的心路歷程 

示範手術中


許英哲醫師,Dr.Henry, 蕭彥彰醫師與我
還有許多與會的醫師


聽負責統計的工作人員說 
6/14預告6/21當天早上9點開放報名 
35個名額 
不到10分鐘就額滿 

或許是因為蕭彥彰教授的聲名遠播 
也或許是台灣有一陣子沒有這類教學活動 
總之 
得知當下還是蠻開心的 

知道有很多充滿學習熱忱的醫師 
才是這一個領域互相成長的動力 

但看到名單 
有一半以上都是很有經驗的醫師 
難免會有點壓力 
生怕有甚麼環節不完美 
都會有辱「示範手術醫師」的名號 

或許一般人會很好奇 為什麼外科醫師對示範手術會這麼熱衷?
100年前的示範手術


套句食神裡面的經典台詞 「就好像游泳跑步一樣,還不是你做甚麼,他也做甚麼嗎?」
其實示範手術對於外科醫師來說 
一直都是一種最直接的學習方式 
就跟做菜看食譜一樣 
只從文字描述去想像 
跟有人在你面前做一遍 
能傳達的細節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但畢竟大家是付費來學習的 
果沒有一點特別的內容 
那大家在家裡看youtube就可以了 

在跟蕭大師討論過後 
決定現場示範 『軟硬骨鼻中膈』的隆鼻手術 

這是一種只有少數醫師會做的手術方式 
可以讓醫師在決定使用鼻中膈作為主材料時 
有更多的材料,做出更穩定的結構

在2016年開始發展這項技術時 
根本還沒有論文跟教科書提出來過 
相信來參加的學員裡面 
大部分都不太熟悉這個技術 
應該可以讓參加的學員有帶回一些東西的感受 

一般人可能不太能理解這個手術有甚麼特別 

亞洲人通常是需要鼻子增高 
如果很塌的
當然就是用肋軟骨沒有異議 
但也不會每個殺雞都用牛刀 

有一些只需要些微增高的 
條件允許時 
是可以選擇以鼻中膈為主材料 
省去肋骨疤痕的 

偏偏鼻中膈又特別難搞 
術中容易有意外 

像是取下來不夠長不夠大 
或者撥離過程造成鼻中膈或鼻黏膜破裂 
反而需要更多材料來修補等等 

導致結構重建不夠穩定 
術後坍塌變形 

因此很多醫師不敢選擇單純使用鼻中膈來手術 
(更不要說拿來示範,我一定是瘋了)

而這個『軟硬骨鼻中膈』一起取下來使用的方式 
則讓我們在選擇以鼻中膈為主材料的時候 
有效避免上面提到的問題 
在材料上的使用更有餘裕 
使結構更加穩固 

但最重要的觀念 
還是要選擇合適的病人 
不是要把它當成肋軟骨的取代物去做鼻中膈做不到的事 

所以當二月份知道9/8要辦這場示範手術 
光是找合適的病人就找了三個月 

甚麼是合適的病人? 
1.初鼻 
2.鼻子夠長 
3.鼻尖抬高小於3mm

但因為要示範手術 
所以多了幾個條件 
4.山根夠塌(因為要示範Gore-Tex放鼻背) 
5.不用縮鼻翼(因為要2.5小時內完成)
6.願意擔任露面的示範手術案例 

最後終於找到一位勉強符合條件的素人 

但鼻中膈為主材料的手術特點就是需要很多的臨場判斷跟隨機應變 
而且示範手術還要顧及拍攝鏡頭 
除了剛剛提到可能會遇到的破裂,不夠大等問題 
術中出血也會讓示範手術看起來很狼狽 

所以在取下『軟硬骨鼻中膈』前 
我都很害怕有意外的發生 

還好老天保佑 
跟我心中的祈禱一樣 
就只是「一切順利」 

我不是要來炫技 
主要是想告訴所有學員 
像這樣 一步一步穩穩來 
「我做得到,你也做得到」 

讓未來大家在合適的病人身上可以安心的使用鼻中膈
示範手術案例術後照
示範手術案例-術後立即

------------後記------------- 

一直都認為廚師外科醫師很像 
同樣的食譜 
在不同廚師手中會出現不同的成果 

雖然高檔的食材,充足的經費 
當然可以端出高端的成品 

活用食材
做出超越食材本質的料理 
才是廚師存在的意義 

前一陣子看了木村拓哉主演的 「型男主廚的三星夢」(也翻作「天才主廚餐廳」,「東京大飯店」) 
一直發現有很多跟手術同樣道理的事 

像是很多食材本來會被丟棄的部分 
栗子殼、魚骨邊肉、鹿血等等 
其實都可以活用讓料理更上一層樓 

鼻中膈的硬骨以前雖然也有人拿來用 
但用的人本來就很少 
把它跟軟骨一起取下 
可以得到更足夠長度大小的移植物之外 
也同時可以保留更多的中膈尾端支撐結構 
也算是另類的把原本被棄用的材料 
讓它能發揮功能的技術 

看得當下真的是有種知音難覓的感慨 

不然每次跟老婆說完有甚麼可以讓手術再好一點的步驟 
她完全不知道我到底在追求甚麼=_="